治疗白癜风有什么药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40899.html
东北·海参崴·朝鲜(南阳)之旅见闻散记
文
高生国
七月(阴历)流火,酷暑难当,室内宛如蒸笼,静坐不动仍汗流如注。而空调又吹得皮肤刺痒难耐。何不去海边避暑消夏?
避暑胜地当属秦皇岛,去日也曾“临幸”。恰好铁路专列开辟东北之行,当机立断报名,开始了“马拉松”式之旅。
8月24日,登上近乎淘汰的绿皮火车,说是“废物利用”恰如其分。当年的特快,现在就算蜗牛了。午时从济南上车,多公里里程,竟走了半天一夜。
山海关
8月25日清晨,旅行团坐大巴到达山海关。对于山海关,仰慕已久。上次去秦皇岛,未得晤面,今日有幸目睹风采,夙愿方解。
山海关不愧为天下第一关。它耸峙于长城之上,雄姿巍然。登上楼关,大有”登高壮观天地间““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之感。凉风习习,心胸豁然开阔。
山海关有据可查的是明洪武年间所建(年)。因其依山近海,故名山海关。关城周长约4千米,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瓮城等景观。有"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共同抵御外侮的侵犯。
山海关的传说有很多,但最出名的当属与长城有关的孟姜女哭长城。而今姜女庙尚存,只因时间关系,未去凭吊。其实。这个美丽的传说,起源于我们淄博市淄川区的梦泉,姜女哭倒的是齐长城,只是唐宋时期由文人墨客演绎成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而已。
关城里面有瑞莲阁公园,清雅秀丽。与关之雄奇形成巨大反差。虽未见阁在哪里,仅那水平如镜的一湾绿水,就别有一番韵致。远处是一座南北石桥,问及当地人,道是河北与辽宁分界线,桥南为冀,桥北为辽。那是以前的分法,现在好像是桥南5公里外归河北管辖。
北戴河
下午驱车前往北戴河海滨。车上浮想联翩,首先想到的是,当年秦皇荡平六合,统一全国,始皇帝于公元年东巡碣石,在此拜海,并先后派卢生、侯公、韩终等两批方士携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寻求长生不老药,以求永生。后来又有方士徐福由齐国东渡日本未归。这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以及《后汉书》均有记载,日本民间则奉秦人徐福为农神、蚕桑神、医药神。
其次,三国时曹操到达秦皇岛,写下了著名的诗歌《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幸甚志哉,歌以咏志“着实让人感慨。开国领袖毛泽东也多次到秦皇岛,并在滂沱大雨中写下千古绝唱,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导游讲秦皇岛的支柱产业是港口运输,主要运送煤炭和石油,大庆油田的油就是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的。其次,他的玻璃制造也很出名。秦皇岛有最早使用玻璃的记载。耀华玻璃是我国较早的上市公司之一。第三就是旅游。旅游业占秦皇岛市总收入的80%,秦皇岛已成为国家五星级旅游胜地。
北戴河海滨,高楼林立,沙滩上的太阳伞将大海镶上花边。站在海边,看潮起潮落,海水亲吻游客的裤管;遥望碧海蓝天,波光粼粼;一艘艘游轮似列队的士兵,劈波斩浪前行;远处的战舰巍然屹立,为祖国的安宁保驾护航。在海边,儿童带着救生圈在浅海飘摇,靓丽的少女摆着各种姿势拍照,彰显出青春的活力。
游玩期间,还了解了秦皇岛的三宝四怪。
三宝
第一宝:深海珍珠,是一种不规则圆型珍珠。当年慈禧佩戴的珍珠饰物多是产自秦皇岛。
第二宝:深海鱼油,就是鲨鱼油。它对于疏通血管,强筋壮骨,预防老年痴呆都大有好处。
第三宝:亚金,亚金材料是近年来我国研制成功的优良仿金材料。用铜、铅、锡、镍、锌等金属材料合成。它对人体汗液和空气污染腐蚀的抵抗性优于黄铜、白银,但还是低于黄金,故称之为亚金。用它打造的首饰比黄金便宜很多。秦皇岛的亚金即使在国外也颇有好评。在汉城奥运会期间,我国有关部门用亚金材料制成熊猫仿金纪念币送去销售,运动员和当地市民都纷纷抢购。
四怪
第一怪:阴天下雨赶礼拜。但我们运气好,那天是礼拜,却破例天气晴朗。
第二怪:自行车要比汽车快。因为道路狭窄,汽车堵车已成为常态。
第三怪:老头上树比猴快。为了健康,退休老头锻炼身体,爬山上树行动敏捷,快速灵活,秦皇岛人就夸张的形容为老头上树比猴快。
第四怪:女人要比男人”坏“。女导游告诉我们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女人都伶牙俐齿,在家说一不二,在外也占上风,故有女比男坏之说。第二种解释导游说你们自己猜猜吧,那只能是各人有各人的答案了。
哈尔滨
在秦皇岛住一夜,26日晨8点再乘专列去往哈尔滨,12个小时车程,晚8点40分,火车徐徐开进哈尔滨东站。
对于哈尔滨,仰慕已久。年轻时曾每天晚上听王刚播讲《夜幕下的哈尔滨》。小说讲的是在白色恐怖下我党地下组织带领群众抗日的故事。故事曲折生动,夜幕下的哈尔滨更带着神秘色彩。
下车伊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夜幕下哈尔滨的建筑。新建筑的楼群也就是我们淄博区县级的水平,旧建筑则有其独特风貌。高楼都是欧式风格,窗户比现代楼房窄而高,像是细长的窈窕少女,虽不够丰满,却也别有风趣。楼房都是尖顶,象我们夏天戴的斗笠,但角度更狭窄些。大巴车穿梭市里去酒店,看到一座教堂,但已没有了教徒,自然也不会有唱诗班的歌声,只是作为一座遗迹矗立在那里。
27日凌晨,按照旅游路线,参观中东铁路桥、斯大林公园、太阳岛三大旅,游点。
中东铁路桥即原哈尔滨松花江大桥。这座大桥是年由俄罗斯人修建,至今已有年历史了,哈尔滨人都亲切地叫他“老江桥”。我国是建桥的老祖宗,为什么没有自己建?,原因是年沙俄通过《中俄密约》攫取了我们的建筑权。这座桥是连接欧亚大陆的交通枢纽,是沙俄侵占我东北领土,奴役我东北同胞的历史见证。该桥已于年停止运营,由新建的哈尔滨至齐齐哈尔专线松花江特大桥代替,退而成为一座旅游观光桥。
斯大林公园坐落在松花江南岸,傍水而依。乔木高耸云天,垂柳婀娜摇曳;绿草茵茵,鲜花怒放;俄罗斯建筑,掩映其中。要是高空俯视,倒像是松花江的夫人,与斯大林威严的名字不相符合。这也许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苏友好时的产物吧。
太阳岛坐落在松花江的北岸,与斯大林公园隔江相望。太阳岛的出名,得归功于籍贯是淄博市淄川区的著名歌唱家郑绪岚(她的中学时光是在家乡淄博九中度过的)。当年的一首《太阳岛上》,响彻大江南北,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太阳岛。因此到太阳岛一游,就成了一个梦想。真是看景不如听景,如今的太阳岛实在有些寒酸,就是一个普通公园而已。
哈尔滨的饮食也与众不同。受俄罗斯人影响,主食除了大米还有大列巴面包,不喝鲜奶牛奶喝酸奶或者奶粉。土豆饺子不沾醋而是就着酸奶吃。此外,哈尔滨红肠也是每餐必备,“哈啤”应该是中国最早的啤酒之一了吧?
哈尔滨人的穿戴还是与关内有差别的,冬天,男人穿一件貂皮大衣,戴一顶俄罗斯帽子很有显绅士风度,女人则突显典雅高贵。;夏天,姑娘们各种穿戴风格都有,但穿长连衣裙居多,值得一提的是,大热天,再少再露的衣服姑娘们都敢穿,让我这个“封建余孽”不敢入目直视。
在太阳岛游玩之后,本地导游增加了一个自费项目,参观哈尔滨冰雕艺术馆,它是集冬天大型冰灯之大成,缩小规模建成的一个艺术馆。想想冬天也不会再来哈尔滨,就花了两百元买了门票。虽然贵了点,毕竟开了眼界。冰雕有城池、人物、动物、佛像......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这些冰雕,都是冬天去松花江割取巨型冰块制成,冰块最大的60吨之重。采冰、运输、雕刻,得需要多少工匠花费多少时日才能完成。这既需要力量,也需要技巧,更需要艺术家的巧妙构思与精雕细作。
镜泊湖
镜泊湖也属哈尔滨市,距哈尔滨城公里之遥,车程五个半小时。它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的堰塞湖,由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宁安县境西南部的松花江支流牡丹江干流上,海拔米。湖水深度平均为40米。常年一般水位最高.65米,最低.61米,年平均流量每秒9.2立方米至10立方米,蓄水量16.25亿立方米。相当于16个西湖大
距今年前左右的最后一次火山爆发的熔岩,在今镜泊湖电站大坝附近和沿石头甸子河断裂谷溢出,熔岩流与来自西北部火山群喷发物汇集。在吊水楼附近形成一道玄武岩堰塞堤,堵塞了牡丹江河道及其支流,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镜泊湖,
我们去镜泊湖时,恰逢“利其马”带来的暴雨刚过,因此水量巨大,隔很远已经听到瀑布的咆哮,正所谓“未见其瀑,已闻其声”。及至走到跟前,见巨流从天而降,气势磅礴,震天动地,水量比贵州黄果树瀑布还要大。而观瀑的人更是摩肩接踵,人满为患。
一位60多岁老汉从巨崖落水处,随着瀑布纵身跳下几十米高的山崖,迅即被洪流冲出百米开外。众游客发出的惊呼声,竟然盖住了瀑布的声响。这一跳给他一千元,这是生命的代价。老汉早过了退休的年龄,只是景区至今找不到接班人,恐怕几年后这种特技就绝迹了吧?
放大图片可见中间的跳水人
由于镜泊湖曲折狭长,站在湖畔某地,是不能全窥湖之完貌的。只能坐船游湖。最早来镜泊湖的中央领导人是刘少奇主席。他对镜泊湖建设贡献最大。是他提出了在镜泊湖边山脉取消耕地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才有了现在的绿树成荫,呼吸着新鲜空气,看到一排排树木,象列队的士兵欢迎我们,心底无比舒畅。
叶剑英在年也来到镜泊湖,并留下“山上平湖水上山,北国风光胜江南。”的诗句
邓小平同志上世纪八十年代来此考察,欣然为湖题名:镜泊胜景。
斯大林的儿子为躲避政治谋杀,曾在此度过了两年之久。后来感觉没有事了,离开此地回国,被当时的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派人暗杀在列车上。
日本人侵略东北期间,在镜泊湖修建水电站,建成后将一万名劳工诱导到山坳里,放水淹死。日本鬼子欠下的这笔血债,我们世世代代要牢记在心。
在镜泊湖乘船,观赏了毛公山。阳光下甚至可见毛主席的痦子。全国各地多处发现毛公山。家就在此地的张玉凤看到此景,泪流满面。说此毛公山最像毛主席。毛主席虽未到过镜泊湖,但在此安卧,说明伟人对此地的格外垂青。
因镜泊湖属火山堰塞湖,火山喷发的岩浆,矿物质含量丰富,这里生产的响水稻,誉满中国,是清朝皇宫的“贡米”。
海参崴
8月29日晨,坐大巴两小时,到达绥芬河。换乘国际列车,直奔俄罗斯远东边城海参崴。列车上前几辆车厢都是俄罗斯人,后面车厢才是中国旅客。车速很慢,到站后办俄罗斯入境签证也慢,与中方办签出证的快节奏形成鲜明对照。
海参崴原属中国,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南部,东邻日本海,西与黑龙江、吉林两省接壤,南与朝鲜隔江相望,北与俄哈巴罗夫斯克相连,占地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人,属温带季风、海洋性气候。
清政府统治期间,有个中国人在此劳作(详细数字记不清了)。后来中国人听说此地有黄金,约有三万人在此淘金。年6月3日(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沙俄利用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的困境﹐藉口"共同防御"日本﹐诱迫清政府派遣特使李鸿章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财政大臣维特在莫斯科签订《中俄密约》,将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域割让给俄罗斯。部分中国人逃离此地。但直到年的海参崴仍有近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在此地居住,后来逐步被苏联驱赶甚至虐杀,现在的华裔中国人也许不到两万人了。整个东北现有土地78万平方公里,而海参崴无端被俄罗斯占去万平方公里,国弱被人欺,这些领土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到中国?
海参崴是俄罗斯的滨海边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第二大城市,海参崴是原中国地名(因盛产海参而名),俄罗斯叫符拉迪沃斯托克。距吉林珲春市公里,海参崴三面临海,拥有优良的天然港湾,地理位置优越。它濒临日本海,控制鄂霍茨克海(中国称北海),是军事要地。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海军司令部即设在这里。
太平洋舰队海军司令部大楼
俄罗斯导游是个小伙子,幽默风趣,他领我们按照事先确定好的路线旅游。边走边讲解。第一个观摩的是海参崴的跨海大桥,桥基像人的两条腿。跨海大桥将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大陆部分与俄罗斯岛连接起来,这样可以确保交通一年四季畅通无阻。桥工程始建于年9月,于年建成,中央跨度达米,总长度为3.1公里,不仅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标志,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共计根斜拉索,最长斜拉索达米,有超过00吨的钢结构安装到位加固桥梁。及坚实耐用又宏伟壮观
紧接着参观列宁广场。俄罗斯现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像中国人说的那样穷,几乎每人一辆车,但多数是二手的。之所以不买新车,是因为俄罗斯小伙开车疯狂,破车既便宜,又可以不用爱惜。在俄罗斯商店旁边常设一些巨伞凉亭,我看到一名俄罗斯少妇在那里悠闲地喝着洋酒,看我近前,立即倒一杯递给我。我不善饮酒,只能婉言拒绝。带我们的导游主要是做生意,兼职导游。我问起他喜欢什么社会制度,他说现在就很好,比以前物质丰富了,人民也自由。但老一辈的人还是怀念苏联时代。在列宁广场,导游俏皮的学着电影《列宁在》里列宁的讲话:“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惟妙惟肖的表演,让我们捧腹大笑。之后参观俄罗斯一艘退役的英雄舰潜艇,进入内部,我们边拍照,导游边给我们讲解其辉煌的战斗历史。因为光线较暗,照片不理想,所以都删掉了。
舰艇后面是深红色英雄墙,分上下两部分。上面刻满了所有二战期间参战的烈士名单,下面是二战中死难的苏联人的名字。旁边是永不熄灭的烈火。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俄罗斯是战斗的民族,俄罗斯人是勇敢的战士,他们以此为荣,不息的烈火说明他们随时准备战斗。
我们在岛上有一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
趁旅客在广场上喂鸽子,我拍了教堂,以及俄罗斯的公民。得意之作是抓拍到了一只飞翔的海鸽。(抑或海鸥)
俄罗斯不讲动物保护,可以打虎,猎熊,所以他们的虎骨酒、熊掌液都是真的。古老中国的三宝是陶瓷、丝绸、茶叶;而俄罗斯的三宝是紫金、琥珀、波斯猫(俄罗斯美女的别称)。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用琥珀制成一棵树作为国礼送给我国领导人。
以前俄罗斯喜欢与中国人“欠欠”(换换的意思),上至紫金饰物,下至牛皮腰带、皮箱都可以与中国人交换物资。据说上世纪刚开放时,一个俄罗斯人来中国,没有人民币,就用一件貂皮大衣换了饭店一场酒喝。还有做生意的:一车西瓜换了一车钢材,一车猪肉换了一架飞机,一个五角钱硬币竟然换了一个琥珀蜜蜡吊坠。我们的西瓜白菜西红柿都可以换到硬度极高的紫金首饰的。
由于土地宽满,俄罗斯不但不实行计划生育,反而鼓励生育,孩子上学,医疗全免费。生二胎者,另有40万元人民币奖励,三胎、四胎亦然,若生五胎则被授予英雄母亲称号,每月发工资,奖励土地。
俄罗斯也有四大怪:第一怪,割草机(剃须刀)随身带。男士胡须旺盛,需每天修理。第二怪,姑娘比小伙长得帅。年轻的俄罗斯姑娘金发碧眼,身材苗条,丰乳肥臀,漂亮至极。第三怪,十二三岁谈恋爱,早恋现象已成常态;第四怪,干活的都是老太太。而男人则抽烟喝酒赌博,一生爱玩,上不管老,下不管小,只珍爱自己。还有七怪八怪,但这四条最突出。
从海参崴返程中国,不再乘火车换乘大巴直奔绥芬河,沿途看到大片的草原,荒无人烟,也少见牛羊。那么多抢掠的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这样荒芜着,懒有懒的理由,俄罗斯的土地真是肥得流油啊!(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