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周年
百年历史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学先烈使命担当,悟英雄浩然正气。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读中国共产党党史故事,忆峥嵘岁月。让我们重温那段不屈不挠的革命历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大家好,我是东风小学少先队大队长毕成珺,来自五年二班,很荣幸能够与大家分享党史故事,让我们并肩携手跟党走!在学习上,我喜诵百家诗文,乐读千秋历史,爱参琴棋武艺,善思科学奥秘,精于口才演讲,勤于弄笔写作!在生活中,我愿尽绵薄之力,好施乐善之手,常助老师工作,心系班级学校!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主持台上留下过我的身影,国旗下传来过我的演讲,舞台上响起过我琴音,联欢会上飘出过我的歌声……回首五年,感恩东风雨润,感激师长抬爱,感念学友支持!
点击下面小喇叭播放音频↓↓↓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必然
建立新的革命政党来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必然结果,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天,我们是把年7月作为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的月份,但实际上,共产党的建党活动和建党工作早在一年多前就已经开始了。
最早酝酿建党的是李大钊和陈独秀。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同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不能不说的是,其间的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崴(今符拉迪沃斯托克)分局派全权代表维经斯基(化名吴廷康)来到中国,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接着又到上海见了陈独秀。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了解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情况,探讨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可能性。经过考察他认为,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条件和时机基本成熟。应该说,这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组织是年8月在上海成立的,经过是:在同年5月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基础上,6月,陈独秀同李汉俊等人开会商议,决定成立党的组织,并起草共有10条内容的党的纲领。关于党组织名称问题,用“社会党”还是“共产党”?陈独秀征求李大钊意见,李大钊主张用“共产党”。8月,共产党的第一个组织在上海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推举陈独秀任书记。到了11月,又拟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建一个新的社会”。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年10月,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李大钊的办公室正式成立,取名为共产党小组。同年底,决定成立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为书记。
上海、北京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之后,董必武等在武汉,毛泽东等在长沙,王尽美等在济南,此外,在旅日、旅法华人中,也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工作是在秘密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党的一大召开之前,党的早期组织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有的称“共产党支部”,有的称“共产党小组”,有的就直接称作“共产党”。而关于早期党组织成员的人数,长期有不同的说法,权威党史读本采用了58人之说。
那么,早期党组织成立后,做了哪些工作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成为上海共产党组织的机关刊物,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11月,又创办半公开的《共产党》半月刊,介绍共产党的基本知识以及共产国际和各国共产党的状况等。其他地方的党组织也利用公开发行的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上海、北京的早期共产党组织还进行了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译介工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并于年8月出版。
二、是批评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日益扩大,一些打着社会主义实非社会主义的思想派别纷纷宣扬自己的主张,混淆视听,主要有基尔特社会主义,即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在当时流行的各派社会主义思潮中,无政府主义曾一度占有优势;此外,以第二国际为代表的修正主义也有一定市场。针对这些错误思潮,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与之展开论战,进行坚决斗争,并在论战和斗争中,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
三、是开展对工人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各地陆续创办了一批工人刊物,如北京的《劳动音》、上海的《劳动界》和广州的《劳动者》;还通过创办工人夜校、补习学校、识字班等,从提高工人文化程度入手进而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和宣传。组织起来力量大。年11月21日,上海机器工会成立,这是在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工会组织,当时近0人参加了成立大会。
四、是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为了团结教育革命青年,年8月,上海共产党组织领导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向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者发出青年团章程,要求建立团组织。11月,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随后,武汉、长沙、天津、广州等地都建立了青年团组织。
来源:哈尔滨市东风小学校(大队部)
文案:张春燕
朗读:五年二班毕成珺
美编:孟繁龙
审核:王岩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