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大连晚报」
眼下正是大闸蟹上市的季节,关于大闸蟹市场“内卷”的消息不断传来。在一个行行都可“卷”的市场环境下,这似乎没什么。但是,这让我想到了大连海参,在大闸蟹行业发生的绝大部分故事,在大连海参行业几乎都能找到对照样本。
因此,了解大闸蟹市场的变化,对大连海参行业很有意义。
大闸蟹市场有两个品牌:阳澄湖大闸蟹和非阳澄湖大闸蟹。在海参市场也存在两个品牌:大连海参和非大连海参。
阳澄湖大闸蟹这个品牌正在遭遇的事情,也许很快就会在大连海参行业上演。
先来看一下阳澄湖大闸蟹的故事。
阳澄湖大闸蟹似乎一直在与假冒做斗争。坊间传闻,市面上标注阳澄湖大闸蟹的,只占阳澄湖大闸蟹产量的1%,其余的99%都是假冒。阳澄湖官方为此头疼不已,想了各种办法为阳澄湖大闸蟹贴上可鉴别标签,最终都成了假冒商贩新的欺骗道具。留学蟹、洗澡蟹、化妆蟹挂上阳澄湖官方授权的仿冒扣(网上可以买到)堂而皇之地走向了阳澄湖大闸蟹的客户手中。
但是今年的情况有了变化。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大闸蟹的主播已经遍布网络,很多人放弃仿冒阳澄湖大闸蟹,直接亮出各大湖区的品牌:洪泽湖的、太湖的、高邮的……层出不穷。
终于有人不再假冒“阳澄湖”了。这是阳澄湖打假的胜利吗?未必。
阳澄湖蟹农和蟹商很快有了新的烦恼:“太卷了”。如果其他湖区的大闸蟹品牌都打出去了,阳澄湖品牌还有优势吗?没人假冒的名牌还是名牌吗?
毫无疑问,阳澄湖品牌出现的频率正在降低,阳澄湖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正在被稀释。没人假冒,才是阳澄湖大闸蟹真正该有的恐慌。
阳澄湖是中国大闸蟹的优质产区,阳澄湖大闸蟹是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原产地保护产品。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位于苏州的阳澄湖官方积极推广和发展养蟹产业,让阳澄湖品牌迅速崛起。每年10月一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吃蟹人会聚到阳澄湖地区吃蟹宴,开蟹宴的农家乐一家挨着一家,绵延几百家,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吃出了一个大闸蟹行业的顶流品牌。
但是,大闸蟹不是阳澄湖独有,全国产蟹的水域太多了,从南到北,无所不在,随着市场的成熟,电商的崛起以及互联网直播平台的出现,小众品牌开始觉醒,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再小的品牌也有自己的用户,互联网给了每个个体抛头露面的可能,顶流品牌吸金能力被大大稀释。一些长期以来靠假冒大品牌的隐姓埋名者开始浮出水面,打造自己的品牌,并与曾经的大品牌形成品牌竞争,而不是之前局限于产品层面的竞争。
海参市场面对的境况与大闸蟹几乎毫无二致。大连海参是海参品类的顶流,遭到全国海参的仿冒。很多网络上经营大连海参的网站和媒体,细查它们的ip地址,大多数都不在大连。一直以来,这让本本分分做大连海参的商家头疼不已。但是,近一两年,在大闸蟹行业出现的状况在海参行业也有了苗头:那些假冒大连海参的海参产地也开始摆脱了仿冒这个不光彩的手段,打出自己的地方品牌,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如果市场上没有人仿冒大连海参了,这是大连海参的胜利吗?大连海参该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内卷”,以及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营销。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这是一个所有人可以找到所有人的时代,互联网颠覆性地改变了人们的认知和习惯,大连海参行业,应该从阳澄湖大闸蟹的市场变化中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