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獐子岛又上热搜了,震动股市和普通老百姓,上一次,让獐子岛这么火的是扇贝,史称“獐子岛事件”,这次让獐子岛再次站到风口浪尖的是海参。年10月30日晚间,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因北黄海遭到几十年一遇异常的冷水团,公司在年和部分年播撒的多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受此影响,獐子岛前三季业绩“大变脸”,由预报盈利变为亏损约8亿元,全年预计大幅亏损。最离奇的是,年10月25日,獐子岛集团发布公告称,集团秋季底播虾夷扇贝抽测结果显示,涉及—年底播预估到年10月末未收获的万亩虾夷扇贝尚不存在减值风险。吃瓜群众一脸懵逼,这扇贝也太潇洒了,出走几年又回来了!年1月,獐子岛又发布公告称,公司在进行底播虾夷扇贝年末存量盘点时发现海洋牧场遭受了重大灾害,段子手忍不住吐槽,这完犊子的扇贝又离家出走了!
这次辽宁一带的高温确实太厉害了,入伏以来,沈阳大连等地气温持续超过30℃,最高达38℃,连续数日的高温无雨致使各地用水用电量激增,供水供电保障面临巨大考验。对于养殖业来说,最近法库的獾子洞水库水库20万斤鱼被烫死了,海参养殖户遭遇前所未有的灾难,大面积海参死亡让养殖户陷入困境绝境,据估计至少得有七八成的海参圈绝收。在这个背景下,作为上市公司的獐子岛,8月2日晚间发布了一则公告,称受高温天气影响,有关媒体报道辽宁地区养殖海参已经出现大规模死亡,对此,截至目前,公司未发现异常情况。公告显示,媒体报道中称:“预计这一轮高温将毁灭性打击辽宁海参养殖,将有90%的参池绝收。”对此,獐子岛表示加强了对獐子岛海域及周边增殖海域产品和温度等环境监测,截至目前,公司海洋牧场增养殖产品未发现异常。这次獐子岛说“未发现异常情况”恐怕不是为了安抚股民脆弱的灵魂,因为这是实在话,这次受灾的主要是海参圈,和底播海参完全是两码子事,在高温面前,水位低的海参圈肯定是首当其冲了,而底播海参因为水深的问题则不会有问题。
大连金海湾养殖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许美美老师告诉中国水产养殖网,这次高温对辽宁很多地方海参养殖确实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除了深水3米以上,还要换水好的区域问题少点,几乎都有问题了,包括池塘网箱苗种”。许美美表示,用金海湾的产品和技术进行操作,高温33度的话,扛2天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是5天以上高温也有抗不住的,但绝收的可能性很低。在高温之前,做好了一些准备工作的养殖户,情况好了很多。金州区七顶山葛店崔家福老板表示,他在高温到来之前,装上了遮阴网,水深平均1.4米,水温32度,不敢换水了。水温达32时连续使用3次倍力健,每天频繁下水检查,目前海参就是很正常。金海湾参虾养殖技术交流群里的微友“海大”表示,“想养好海参,必须建硬件池,上防晒网或者打地下井抽水。我这几年是这样:春天成品参卖掉。剩下的进入水泥池(15-20-30斤/平),上防晒网,溶氧4-6,水温最高在27-28度。9月份返露天池(高温期露天池养一茬南美虾)。走此模式,我还能挣点小钱。大自然反复无常,明年的温度是多少呢?所以我认为,我们给海参创造适合它生长的条件,它才会给你挣钱呀!”
高温导致的“漂参”
葫芦岛的微友“骏马雄风”表示,水温超过33度,海参自然死亡,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不是解决水质,而是是水温,如果解决不了水温太高的问题,那就36计走为上策,捡参,能捡多少算多少。他还提供的几个降温方案供大家参考,一是充氧,把氧泵放在0度或是0度以下的环境;二是圈上不放遮阳网,放草帘,往上浇水,三是直接放冰,这3点操作简单而且又快,针对不同的海参圈还要具体细节具体再说。微友“阿山”表示,养殖户在这个时候要勤快一些,要多测水温,在不同的地方测水温,现在不少是电子水温表,电子表看起来省事,但实际上就是给懒人使用的,电子表如果有误差的话非常要命,普通药店十块钱的水温表就很准确,只不过要经常动手去量。
因为高温,有的养殖户海参直接化掉了,捞都捞不上来,这是勉强捞上来的海参,能救回来的可能性也很小了。
许美美认为,高温的破坏力是不可否认的,目前的温度大大超过海参能忍受的极限了,不过生产上的数据显示,温度的破坏力大小,也与海参自身体质健康、个体规格、软硬环境条件以及精细化管理等有一定关系,“从目前来看,有31度就落滩的海参,还有33度没有落滩的海参,恶劣环境下,这时候体质好的肯定相对能扛一点”。绥中大渔场海参养殖户张建有3口塘,在高温期达32.5度有几天时间,连续几天的这个温度,海参和网箱苗仍然很健康,网礁和石礁的海参身体硬实。高温期连续使用倍力健和化学底改,增氧片。周边的很多海参圈都出了问题,张建的海参圈安然无恙。
绥中的海参养殖户郎万岭、李伟老板也是大连金海湾科技公司的忠实用户,他们的海参圈从今年开春坚持采取修复环境,增强体质的技术模式,经常使用倍力健,em净水王及爽水道复合牙胞,改水改底,增强体质健康,调水控草改底到位,使用频率在7-10天一次。20多天使用一次倍力健。水位达到1.7左右,高温期频率加大,这几天他的池子水温最高达32.5,七口池塘海参安全无恙,下水摸摸海参在石礁,网礁及袋子礁里附着很好,没有落滩海参,网箱苗也很正常。他认为海参养殖一定全年过程按照生态调控,修复,优化环境和提高免疫力加精细化管理,这个季节有大潮多换,水温高时避免底烧,换水量很少甚至不换,就是添加水,防控底部发烧,底上下水温差可低于1度左右,水质看上去非常好看,透亮,透明度在60公分,还可以控住青苔,他周边的池子也有许多漂参的,他们对自己的海参健康信心十足。
据大连晚报报道,这次大连海参养殖户损失惨重,但远不像一些媒体说的“养殖户大户单个就亏了几个亿,最小养殖户亏损最少也在几百万元,亏损几千万元的人比比皆是”。比比皆是这个成语的字面含义很容易理解,就是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实际上是什么样的情况呢?8月2日中午,大连瓦房店谢屯沙山村,气温36度,火一样的阳光直晒养殖户杨桂杉的30亩海参圈,大堆的死海参被冲到了圈坝边,没有一丝生机。据杨桂杉介绍,自己三姐妹一起,在沙山一带承包了亩海参圈,自己30亩,另外两个姐妹各40亩。但年突如其来的高温,让姐妹三人的海参圈几乎绝收。“水温达到30度以上,海参就会从夏眠中惊醒,水温达到34度,海参就会大面积化皮死亡。”瓦房店谢屯是海参圈密集的大连乡镇之一,在谢屯其他村镇,像杨桂杉这样面临绝收的海参养殖户还有很多。重灾区还有普兰店皮口。“几年辛苦,化为乌有。”一位陈姓养殖者无奈地说。杨桂杉说,自己这30亩海参圈近3年来一直在累计投苗。“每年至少投苗1万斤。”按照每斤海参苗80元计算,3年的损失高达万元。如果计算上人力成本等其他投入,杨家的海参圈绝收,损失超过万元。“我是小户,损失几百万比较常见,那些承包了五六个圈的大户,损失就更大,听说有大户损失了几千万。”普兰店皮口一位海参养殖户说,此次在酷暑高温天气中受损的海参养殖户,多数是海参圈养户,个体承包者多,中小规模的多。虽然自己也受损颇重,但这位养殖户对网络流传的“损失数百亿”说法持保留态度。
往年,高温导致海参死亡地区只要集中在山东东营等地区,辽宁地区则很少见。然而今年辽宁大部分主产区,如大连,营口,盘锦,凌海,兴城等几乎无一幸免。养殖户赔的不只是钱,还有多年养殖的心血,很多人好几年的辛苦都付之东流了。东营地区海参养殖户应对高温的方法值得在很多地方推广,年夏季海参大面积受灾后,近几年东营很多海参养殖户为安全度夏,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小池塘遮阴、池塘规范化改造、海水浮床、池塘底部铺设进水管道、打深水井,高温期向池塘底部注入凉水等,提高了海参安全度夏的机率,效果是很明显的。
好消息是,今天辽宁地区结束了长达8天的持续高温天气,迎来久违的凉爽。预计未来一周辽宁地区将迎来两次明显的降雨过程。许美美表示,海参是不会死绝的,所谓绝收的说法的不正确的,养殖户千万不要轻言放弃,接下来几天温度下降后,还要及时做好灾后复产工作。
最后再分享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