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用什么药最管用 http://pf.39.net/bdfyy/bdfjc/140915/4473315.html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听着这首严肃老先生为“3.15”晚会写的打假歌,看着又一位“心怀执念”的“原生态土蜂蜜人”的故事,不禁感叹,在信息高速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更需要这么一双慧眼来识别这个世界的真假。
看着是不是很眼熟?是的,套路和前段时间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的“杨霞”是一摸一样的。都有一个悲情的故事,都在功成名就时,“为了让更多人吃到真正的土蜂蜜”毅然回家养蜂。还有“杨小花”“丹小妹”“杨国芹”“陈萍”
讲故事、卖情怀,网友们相信的她的故事,以为买了“优质产品”,结果却是以次充好的三无产品,甚至这个人是虚构的,留的地址也是假的。
无独有偶,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女大学生放弃高薪回家“替父卖酒”的感人故事,结果也是专业团伙炮制的假新闻,一样的故事,不同的“老父”和“女儿”。
近年来,网络上不断出现替父亲卖酒、帮爷爷卖蜂蜜、代奶奶卖茶、为叔叔卖海参之类的煽情故事,打着公益旗号帮老农卖滞销水果,让消费者产生代入感和“同情心”,不惜花高价买下所谓的优质产品,却发现上当受骗。
利用互联网技术,把深山里的土特产卖出去,本是一件好事。但一些企业或个人却借机打起了歪主意,以虚假宣传、甚至欺骗的手段来推销自己的不合格产品,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损害,更重要的是,这种打着“朴实乡村”招牌但却丧失底线的情感营销,伤的恰恰是人的情感、人的善心。
有网友调侃:本来我是良心过意不去才去买的,现在我才知道我的良心被出卖了。自己以前还在抱怨父母容易受骗,这会儿自己却栽了。
公众的善意经不起折腾与欺骗,煽情类营销一旦被揭穿,必然会招致憎恶与反感,恶意透支公众信任则会加剧社会冷漠,让人们在“狼来了”心理作用下不再轻信他人。如果真的有一天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不禁要问:这不会又是套路吧?
小伙伴们还见过哪些蒙人套路,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