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省距大海触手可及,却是国人永远的伤痛

我国是全球国土第三大的国家,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边境县。沿海省份也有不少,天津、上海、广州等大型沿海城市也有大型的港口,其他国家的船只可以直接开入港口,为交通、贸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但是我国有一个省份与大海近在咫尺,登上山坡和瞭望塔可以直接望到大海,沿着河流航行不到一小时就可以出海,但却是别国的领土。在这里,我们只能望洋兴叹,也是我们难以遗忘的伤痛。这就是东北的吉林省。

吉林位于我国东北部,是一个内陆省,但他距离大海却非常近。中国与朝鲜边境界河——图们江,在吉林省的防川村走过最后一程,随后成为朝鲜俄罗斯两国界河。自防川村的中、朝、俄三国交点处开始算起,图们江距出海口河道距离仅有17公里,到上高处可以直接看到图们江入海。

一眼望三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要了解一点,在不久以前,吉林省的面积要比今天大很多。清朝时,东北作为龙兴之地,实行与关内不同的军府制,清朝末年才有“省”这个称呼。康熙十二年,在松花江边建吉林乌拉城,即今天的吉林市。吉林乌拉城作为当时宁古塔将军的行政地。后来,改名为吉林将军,这就是吉林省的前身。

当时的吉林有着漫长的海岸线,辖区北起外兴安岭,库要岛、黑龙江出海口、兴凯湖、海参崴、长白山,都在吉林省的管辖范围内。

但是,这么广阔的领土,却很快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众多国家都看到了清政府是多么的软弱,便都想来捞一些好处。但是比起设租界、开口岸、赔军费的列强比起来,北方的俄国却更加狠毒,他们直接想割走我国的领土。

租界可以收回,钱可以再赚,但是土地却永远回不来了。清政府与俄国分分别在瑷珲(今黑河市)、北京签下了《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共计割走了东北约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使吉林失去了外兴安岭、黑龙江、库页岛、一大半兴凯湖和防川村过后的图们江北部地区,吉林从海岸线最长的省变成了一个内陆省。

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如今的吉林省的经济很不乐观,与其地理位置有着很大的关系。若是图们江出海口及周边部分土地还在我们手中,那么吉林省的经济必将非常耀眼。如果出海口还在,并且在附近建一个港口,那么吉林的延边将会成为一个同时有机、港口、铁路、公路、口岸的综合性枢纽城市。而且这个港口将会成为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港口,它将是我国通往日本西部以及欧美各国最近的一个港口,发展潜力相当巨大。

可惜,这些都是想象。目前的国际形势,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再次拥有这片区域。图们江口周围分布着朝俄两国众多良港,而我们却只能望洋兴叹,咫尺天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cana.com/hstz/127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