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等大师当年为什么要提出废除汉字

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registers.html

文:研图:网络

鲁迅先生一辈子唯一被人诟病的事应该就是他当年提出的“废除汉字”言论了。这里,很多人就会忍不住要问:鲁迅先生自己就是靠笔和汉字为工具,成为一代文豪先驱进而激励了一辈又一辈人的,他为什么会这么讨厌自己国家的语言文字呢?他真的是打心里厌恶还是有其它原因?今天我们探讨一下。

鲁迅书法

19世纪末的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在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下,全体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空前低落,众多理想之士开始反思国家落后的原因,当时的激进派主张全盘西化,彻底抛弃中国传统文化。

他们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腐败,是因为旧的传统文化在作祟。而旧的传统文化是愚蠢的、罪恶的,完全不能和西方文化相提并论。而传统文化之所以这样愚蠢、罪恶,一是因为汉字禁锢了思想的表达和文化的传播,二是汉字相对于西方的拉丁字母,书写起来复杂困难。彼时的中国人整体受教育程度低,汉字无法得到很好的普及,中国人的文化知识水平就无法得到保证,整体国民素质就无法提升,不利于融入世界。

他们认为要想拯救中国,就必须扫除旧文化和封建的礼教思想彻底告别,而要扫除旧文化就必须先废掉汉字!于是,一场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废除汉字运动诞生了。这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今天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大师们,其中有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学者专家、革命家等,他们为废除汉字摇旗呐喊,我们来看看,在当年都有哪些名人发表过哪些关于废除汉字的言论:

谭词同:改汉字为拼音文字。

刘半农:汉字不灭则中国新文化无望。

蔡元培: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地改用拉丁字母了。

陈独秀:强烈地主张废除汉字,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吴玉章:汉字是古代与封建社会的产物,已经变成统治阶级压迫劳苦群众的工具之一,实为广大人民识字的障碍,已不适应现在的时代。

鲁迅: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终将废去,盖人存则文必废,文存则人当亡。在此时代,已无幸运之道。”,“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合,病菌都潜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能自己死。

瞿秋白: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必须罗马化,就是改用罗马字母,要根本废除汉字。汉字是十分困难的符号,聪明的人都至少要十年八年的死功夫……要写真正的白话文,就一定要废除汉字,采用罗马字母……,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浑蛋的中世纪的茅坑!

钱玄同: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字”,“汉字的罪恶,如难识、难写、妨碍教育的普及、知识的传播”,“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非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字,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废除汉字后用什么来代替它的功能?大师们提法很多办法,虽然想法各有不同,但最后统一定为用字母文字来取代汉字。他们认为用书写简单又易记的字母来代替汉字能大大降低识字门槛,使国民普及教育更容易推广,从而大幅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由此还能与世界接轨,让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

民国拼音教材

于是在年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了含有39个字母的拼音方案;

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

年,全国各地陆续开办“国语传习所”和“暑期国语讲习所”,推广注音字母,全国小学的文言文课一律改为白话文课,小学教科书中的生字采用注音字母注音;

年9月26日,第一次中国新文字代表大会在海参崴举行。大会以瞿秋白撰写的《中国拉丁化字母》为基础进行讨论。大会确定汉字改革的方针是:根本废除象形文字,以纯粹的拼音文字来代替它。经过新文化运动以及各位学者的评论和措施,民国政府也作出过种种简化汉字和汉字拼音化的努力。

台湾仍在使用的注音

火上浇油的是,就在当时的民国政府正在艰难地推进拼音的时候,日本人就真的开始废除汉字的行动了。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后,成立伪满洲国,大力推行奴化教育。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把汉语称作满语,教学、科研读物大多使用日语。除此之外,伪满洲国的官方文件、诏书、国歌均有汉、日双语版本,电台也有双语广播,日语被确定伪满洲国的未来国语,逐步取代汉字、汉语。

幸运的是,当时时局动荡,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百姓连起码的生存条件都无法具备,文化教育更加无法得到大规模的普及,导致“废除汉字”没能贯彻下去,仅仅只是完成了汉字的配套注音工作。所谓的废除汉字也就不了了之,汉字才得以幸存下来。

其实当年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大师们提出废除汉字,也是时代的局限性所导致,有迫于无奈的成分。他们欲求汉字革命的初衷,是认为汉字的书写认记之难影响了国民普及教育的推广。在这种想当然的线性逻辑关系中,汉字只是一种纯粹的书写工具,仿佛与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并无什么本质的关联,所以想拿汉字开刀,但汉字真的只是一种纯粹的书写工具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本人在前在几篇文章中已经提到汉字的用途。

越来越多外国人学习汉字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在鼓励女儿学习汉语时曾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伴随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汉字不仅得以保存,而且还被推向了世界,如诗如画的方块字已走进更多国外课堂,学习简体汉字的人也越来越多,用汉语讲述的中国故事将为越来越多人所聆听,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新中国成功地实施了简体字,我们出生在一个好时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cana.com/hsyy/111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