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压学会这3招,找到食品中隐藏的盐

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919/4477505.html

3月9-15日是“世界减盐周”,今年的主题是“捉迷藏”。意为呼吁食品与餐饮行业,减少“隐藏”在加工食品、餐馆及外卖食品中的盐,为促进公众健康做出更多的努力。

科学调查显示,中国人目前每日食盐量为10.6g,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食盐量上限(5g)的2倍之多。

这就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心脏病和脑卒中高发的原因之一。

减盐任何是否都不能疏忽。

作为普通的消费者,很难去改变食品和餐饮行业的行为,但我们可以学会去辨别加工食物中的“隐形盐”,选择适合的低钠食物。一般新鲜的食材含钠量都不会很高,含钠高的食品大多是加工类食品,比如味精、鸡精、咸菜、酱菜、榨菜、腐乳等食品就隐藏着大量的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血压高的人都很少会去选择。

但还有不少“隐性盐”加工食品却很容易被我们忽略。

那我们如何才能找出那些“隐藏盐”呢?

首先,看食品营养标签。

我们可以通过食品包装的营养标签知道,哪些食物是高钠食品。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中明确说明了加工食品中低钠加工食品的声称标准。

从中可以看到钠含量mg/g或ml的加工食品都应该属于“隐藏盐”含量较高的食品。

而对于高钠食品的规定是:

固体食品中钠超过mg/g或高于30%NRV(营养素参考数值),液体食品中钠超过mg/g或高于15%NRV。

居于两者之间的是中钠食品。

根据汇总的标准,在购买加工食品时,我们就能辨别出哪些食品是高血压可以经常吃,哪些是需要避免的。

理想的做法是,低钠食物多吃常吃,中钠食物适量吃,高钠食物少吃不吃。上图中的食品就属于高钠食品,要少吃了。

其次,查看食品配料表

可能有细心的人会发现,有一些包装食品是没有标注营养标签,这该怎么办?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类比较特殊的食品,那就是食用农产品。

根据《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食用农产品有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应当标明食品添加剂名称。但是未强制要求标注营养信息,也包含钠。

所以我们仍旧可以从包装标识的配料表中查看是否添加类食盐等含钠添加剂。

一般配料表中列有食盐、味精、鸡精、谷氨酸钠、碳酸氢钠、鱼露、蚝油、酱油、豆瓣酱、沙拉酱等配料的食品,血压高的就需要谨慎选择了。

第三,记住某些特殊的“隐藏盐”食品

有了营养标签和配料表,我们一般就可以清晰的知道这个加工食品适不适合高血压患者食用。

但是仍旧有一些加工食品,虽然未添加盐等配料,但仍属于“隐藏盐”食品。因为这些食物鲜品本身含有一定的钠,即便是没有加盐制作,在加工尤其是干制之后,钠含量急剧升高,同样要被高血压列入避免食用的行列。

最为典型的就是加工类海产品:虾皮、虾干、海参干、鱼干、紫菜、海苔等等。

g对虾含钠为mg,根据4斤虾可制成1斤虾干,如果不考虑干制过程中钠的流失,那么g虾干含钠量就是mg,妥妥是高钠食品。如果海虾干,钠含量会更高(8mg/g)。

新鲜海参含钠量就有.9mg/g,而干制之后,达到了惊人的mg/g。而比较常见的海参干品就有50g/只,每次1只也能获得近mg的钠,远远超出每日mg(约等于5g盐)的钠限量。

另外还有藻类,g干海苔含钠mg。如果是只是在日常烹调中少量食用,可能钠含量还不是特别高。但很多人喜欢的海苔是加盐、味精等添加剂,含钠量更高,就需要避免食用了。

所以说,大部分的加工类海产品其实并不适合高血压人群食用。

通过这三招就可以从加工食品中的“隐藏盐”找出来,在饮食根据自身的情况谨慎选择。

文献来源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食物成分表第2版》

[2]澳新食品安全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cana.com/hsyy/113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