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崴作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个军事重镇,直到年苏联解体,才对外开放。海参崴对俄罗斯来讲是很偏僻的地方,但是离中国东北却很近。从黑龙江的绥芬河过去不到公里。从吉林珲春过去的话,只有公里。而且海参崴又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最有特色的城市。所以好像很受国人的青睐。我去海参崴,主要是想亲眼看看俄罗斯。虽说海参崴代表不了俄罗斯,但她也是俄罗斯的一部分,也多少能了解一些俄罗斯。我不懂俄语,所以选择了跟团游。我在绥芬河报了一个3晚4天的团。早晨8点钟从绥芬河出发,到东宁口岸出境,最后到达海参崴已经是下午5点多钟了。海参崴与中国有2个小时的时差,如果按海参崴时间就是下午7点了。公里的路程,整整花费了一天的时间。也亲自见识了俄罗斯海关的工作效率。至少通过3道关卡,耗时将近3个小时才算真正踏上了俄罗斯的土地。同时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辽阔大地”。大巴车开了一个小时没见到一个像样的村庄,只是偶尔看见一些零零落落的房屋。沿途是无尽的绿色,有草原,有森林。还有河流。偶尔才能看见一些田地。这么好的大片土地让人羡慕,同时这么好的土地任其荒废,又着实让人觉得可惜。连我这个从来不把“爱国”两字挂在嘴边的落后群众,都会暗暗想,如果这些土地都是中国的该多好!也许有人会说,这些土地原来都是中国的。这个不假,但那是原来,不是现在。中俄边界问题已经不存在了。中俄领土纷争早在10多年前就和平解决了!
大概过了两个小时才看见一个小镇模样的地方,然后就到了一个叫乌苏里斯克的小城。
我们坐的大巴车只到乌苏里克斯。在乌苏里克斯再换乘从海参崴来迎接的旅游大巴。
坐上旅游大巴大约走两个小时,感觉快到海参崴了。车窗外看见的不知是湖还是海。按理应该是海,但是如此平稳的水面又像是湖。
终于进入了海参崴市区。来海参崴之前,在网上看了很多有关俄罗斯的介绍,特别是有关海参崴的介绍。但感觉大多数都是以偏概全,夸大其词,真正有参考价值的并不多。很多人说,海参崴就像是中国80年代的小城。但是我看到的海参崴,尽管建筑普遍老旧,但整体感觉比中国一般的中小城市还好一点。下图是刚进入市区的海参崴。
到了海参崴市内,首先感到的是,俄罗斯人穿着和精神状态和西方那些国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行驶在市内的公交车又和我们落后地区的公交车差不多。之后两天我特意留意了一下公交车和私家车,发现在海参崴的公交车几乎都没有空调。而私家车多是从日本和韩国进口的二手车。
到达海参崴的时候已是晚饭时间,所以直接到事先安排好的餐厅吃饭。团队餐很多人都见识过,没什么可说的。吃完晚饭就直接开往酒店。当路过海参崴有名的金角湾大桥时,顿觉眼前一亮,风景非常漂亮。但由于在车里,只拍下了一角。本想到酒店后再过来看看,但没想到我们的酒店给安排在非常偏远的地方,附近没有公交车,在路上也很难打到车。在俄罗斯打车都要和车队预约。这一点很像80年代初的北京。
第二天,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列宁广场。作为人类历史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在前苏联和中国曾是神一样的存在。但是在如今的俄罗斯,除了一些俄共党员和左派人士仍旧视列宁为伟大的领袖之外,多数民众早已对列宁没了兴趣。在苏联解体后,全国各地的列宁塑像大部分都被民众推毁拆除,现在每个城市作为历史的见证只留下了很少部分。在列宁广场中的列宁雕像前几乎看不到俄罗斯游客前来瞻仰,倒是看见很多中国游客在列宁雕像前拍照留影。不过,我也听说,由于近年来俄罗斯贫富差别扩大,加上卢布贬值,物价上涨导致百姓生活压力的增大,不少人又开始怀念起了苏联时期。
在广场上看见一个列宁模仿者和海军女兵模仿者在等待前来合影的游客。列宁模仿者在不断地揽生意,用生硬的中国话说,卢布,卢布。现在1元等于9.8卢布左右,卢布就是10元多一点。看见不少中国游客与海军女兵合影,但是列宁模仿者的生意并不好。看起来列宁模仿者满脸的不高兴。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教科书也还原了历史真相,全面否定了列宁发动的十月革命。但在俄罗斯各地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广场和雕塑还是很多。尽管有些学者对斯大林领导的卫国战争也发出了质疑的声音。
作为观光旅游,海参崴市内没有多少令人夺目的风景。除了在海参崴的制高点俯瞰海参崴海湾风景之外,大概就是海参崴火车站了。海参崴火车站很小,但是其建筑很有特色。站前广场停满了旅游大巴,所以只好在侧面拍了一张。
海参崴火车站只有一个入口处,和国内一样,进入车站候车室,旅客和行李都要经过安检。
海参崴火车站候车室内部,是典型的艺术风格装饰。
在海参崴火车站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尽管在火车站入口处,有车站工作人员煞有介事地进行安检,但是在火车站的两侧却可以随意出入站台。和导游确认了一下,在俄罗斯确实可以自由出入站台。这么说,火车站的安检也就等于形同虚设了。
海参崴的火车站就在海边,与客运码头,长途汽车站都相距不远,很方便转乘。如果转乘的时间间隔较长,想消磨时间,可以坐在海边的椅子上看看风景。风景不错。
海参崴这个城市比较分散,但是市中心区域不是很大,几乎可以徒步观光。跟团游,少不了进店购物。我一般不会在旅游景点或旅游商店购物。但我会随团一起进到店里凑个人数,然后再出来。走在海参崴的街上,看到一家用中文写的琥珀蜜蜡店招牌。由此看来,这些东西主要是面向中国游客了。导游说,在俄罗斯没有假货,所以不用担心买到假货。很多从俄罗斯回来的国人也这么说。如果说,俄罗斯不像中国有那么多假货,这个我可以相信。但是我没有理由相信俄罗斯没有假货。
在海参崴的街上看见的旅游团队,除了一些韩国游客外,几乎都是中国游客。
海参崴的主要街道还是很干净。走在街上的俄罗斯人,不管男女老少,穿着都很得体。
很多去过俄罗斯的国人都觉得俄罗斯人素质很高,其主要依据就是俄罗斯的车辆会让行人。我到海参崴后发现,这里的车辆在没有信号灯的斑马线前,都会礼让行人。在绿灯时,转弯车辆也一定会遵守行人优先的规则。当然从这一件事,不能断定俄罗斯人的素质高低,但起码说明俄罗斯真正做到了有效监管。从而俄罗斯人渐渐养成了这种良好的习惯。
我这次到海参崴,虽说是3晚4天,实则只有两天。在两天时间内想了解俄罗斯,是不可能的事。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更多的事情,只能是努力透过表象看本质了。比如,看到在俄罗斯坐火车都要经过安检,说明现今的俄罗斯并不太稳定。看到海参崴破旧的公交车,可以想象出俄罗斯的经济如何。尽管海参崴属于偏远地区,但是看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如何,恰恰是要看偏远地区,而不是首都或大城市。国内很多专家学者把俄罗斯的经济下滑归咎于改制,形容俄罗斯人得到了民主,失去了面包。现今俄罗斯的经济衰退,老百姓的生活压力大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善于思考的人都知道,失去面包并非由于得到了民主。也有人举出俄罗斯实行住房、医疗、教育免费的政策,来证明俄罗斯人的幸福感远高于中国人。现实究竟如何,不在俄罗斯亲自生活一段时间,恐怕很难了解。
我作为一个普通的游客,到海参崴仍是以观光为主,但我更喜欢到景点之外的地方去看看。我在海参崴,除了繁华大街,也到小街小巷,居民区,逛逛海参崴的集市。也到当地的超市购物,也坐了海参崴的公交车,体验了当一天海参崴市民的感觉。关于这些,我会在下篇与大家分享。
摄影赵星海
以图文记录旅途中走过的路,看过的景,分享不一样的旅行方式。桃花岛,每周发一次,不定期更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