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人们从古至今,都盼望着能够长寿的缘故吧,对具有延年益寿作用的一些食材和草药有着谜一样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
从秦始皇时代开始,人们就希望能够找到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办法,或者有哪一种药物,具有这样的神奇功效。
正是人们的这种心理,使得某些食材和草药,被世人赋予了神话般的色彩,价格也达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高度。如燕窝、鲍鱼、海参、鲨鱼翅等等。
人参就是其中的一种。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渐渐被解密出来,这些被人们追捧到天价的食物和草药,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了不得的功效,有的跟同类食物并无特别之处,相信类似神奇功效的人们,花高价付出的只是智商税。
在我的老家,东北小兴安岭山区,大山里就生长着野山参,父辈们就有曾经采到野山参的。
那时候我还小,只有几岁的样子。
村里的一个剃头匠,采山的时候,挖到了一颗野山参,足足有六两重。山区有一句俗话:“六两为参,八两为宝。”说的意思是,六两的野山参已经价值连城,而八两的野山参已经不能用价格来衡量其价值,可以说是无价之宝了。
最终,这颗野山参以六千元的价格出售。要知道,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没有百元大钞,最大面值的纸币只有十元,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们辛辛苦苦一个月,都很难挣到一百块钱的年代,六千元起码相当于现在的六十万。
这个剃头匠从此发迹了,成为了我们那里远近闻名的富豪。
任何被炒作过度的商品,当市场归于平淡,人们开始理性时,最终还是要回到它本该有的样子。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刚刚毕业,在林场的大集体工作,带着一帮年轻人,担任青年队的队长。
当时大集体有一个规模不小的人参种植场,是林场投入了几十万经营的主要产业,我在参厂工作了三年,眼看着人参被我们培育的越来越好,心理别提多高兴了。
可是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当我们花了几年的心血,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人参长成了成品,全部挖出来推向市场的时候,谁也不相信,人工培植的人参比当年的胡萝卜市场价还要便宜。
当时胡萝卜市场价格0.5元,而人工培植的人参只有0.45元,被人们炒作过度的圣品,终于被打回了原形!
从此,人参的价格再也没有起来过。
之后的几十年里,山区也陆陆续续有种植人参的,没有一个赚过钱。最后他们都采取了几乎同样的方法:把三到五年的人参,晒干,做出不错的形状,一个一个地用红绸子包裹起来,为了显示其高端大气上档次,再定制一些外观精美的包装盒,一颗可以买到-元。
如果有销路,把包装好的人参卖到大城市,尤其南方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就不知道可以卖上什么样的天价了。
再高价格的商品,当其背离其实用价值时,总会有被人们识破真相的那一天;当那一天到来时,最终留下的,只是流传在年长者记忆中的故事,和吃亏上当者的一片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