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前声明:
1、虽然鱼叔从事水产行业,但不卖海参,无利益相关。
2、本文内容参考山东共青团、半岛都市报等官方媒体。
好,接下来,让我们讲讲这次离奇的晚会。
由于疫情原因,今年晚会颇有些寂寥。
曝光的行业、产业毫无亮点。
对于眼巴巴的观众而言,态度无非是:
也许方面,也觉得暴露的信息不太真诚。
随即甩出了一个大锅:
“山东养殖户用敌敌畏喂海参”
海参啊!自古以来的顶级补品!
敌敌畏啊!好多人用来自杀的那个!
一夜之间,海参凉了。
不仅山东养殖户,全国海参养殖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打击。
表面上看,用毒药喂养海参,被锤也没什么问题。
但不过多久,山东共青团、半岛都市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均发文质疑检测结果。
“已排查家海参养殖户没有发现敌敌畏残留!”
这就玄幻了不是?
一边是新闻播报的:
为了清除不利海参生长的其他生物,他们常常往池塘里加入敌敌畏。
一边是官方0检出的调查数据。
为何呈现结果截然相反呢?
说起来,这仍然是一场文字游戏。
跟据半岛都市报记者采访来看:
养海参时,确实存在敌敌畏使用现象。
但其用处在于:清理养殖池子,而非养殖过程中。
据养殖户邵先生说:海参培育期长,风险高,很可能血本无归。
为了保证收益,养殖户通常将海参与虾蟹同养,怎么可能在养殖过程中投入敌敌畏呢?
反观报道,也没有明确指出敌敌畏是用于养殖环节还是清理池子。
然而,电视画面却将敌敌畏包装盒镜头与正在养殖的海参镜头剪辑在一起,让人误以为养殖户在养殖海参时投放了敌敌畏。
从农业农村部的调查来看,抽检66批次样品均为检出敌敌畏成分。
注意:无论养殖的水体还是底泥抑或海参本身,都没有检出敌敌畏成分。
真相如何,不言而喻。
当然,在很多人眼中,未检出不代表不含有。
即便是以敌敌畏刷洗池子,仍然会有敌敌畏残留,对人体产生危害。
这就关系到一个问题:
“谈毒性不谈剂量,都是耍流氓!”
半岛都市报报道中,采访的清华博士、山大教授均说道:
从化学稳定性角度,敌敌畏在海水中会快速分解,待海参投苗时,早已挥发完毕,不存在危害性。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都明白了。
“敌敌畏海参”事件,颇有模糊概念的嫌疑。
敌敌畏究竟是用于“养”还是用于“清理”?
海参及海参池中是否有敌敌畏检出?
这些关键细节均被模糊,仅以一句“敌敌畏养殖海参”,便摧毁了整个海参养殖链,实在是令人心痛。
不过,讲到最后,鱼叔还是要说一句:
以敌敌畏清洗池子,确实是有问题的。
据黄海所研究员指出,水产养殖领域和农药使用存在制度漏洞,导致敌敌畏的使用成为养殖的灰色地带。
敌敌畏作为“常用农药”,未被列入水产养殖禁用药物。
但《农药管理条例》又指出,不得扩大敌敌畏的使用范围(农药以外)。
这就造成了一个矛盾的现象。
参考《水产养殖禁用药物》的养殖户,并不知道敌敌畏违法。
而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将敌敌畏扩大成水产用药,又确实违规。
有关部门应该做的,是完善法律漏洞,规范农药使用范围,对相关养殖户进行教育惩戒。
而非以一条模糊的新闻,
一棍子打死一条产业。
据事件已有半月之久。
“海参事件”刚出炉时,满城风雨。
几天后官媒的辟谣文,却无人问津。
在这里,鱼叔并非要为海参洗白。
也并非要批评媒体,抨击晚会。
而是希望大家明白一个道理:
任何发声,都是局限性的。
敢于揭露“黑幕”的人,未必了解真相。
调查人员在揭露海参“内幕”时,
一定也怀抱着为民请命的一腔热血。
但关于海参养殖的流程、农药的使用规范、敌敌畏的自身性质。
他们并不了解,从而造成更加深远的误会。
没有真相,勇气与热血有何意义?
保持独立思考。
不盲从,永远好奇,永远求知。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接近真实的世界。
共勉。
—END—联系我们公司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