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荨麻疹网上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9/9204186.html
夏天很多人嫌热不爱吃饭,凉拌黑木耳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日前网上的一则报道,让我们对木耳的食用有了更多的认识。近日,浙江一名7岁女孩雯雯因为吃了浸泡两天两夜的黑木耳中毒,并且出现多器官衰竭。一盘黑木耳为何会变“毒药”?据食安专家介绍,高温环境下泡发木耳,可能会产生一种叫做“椰毒假单胞菌”的致命菌,它会产生一种叫“米酵菌酸”的毒素,毒性凶猛。
高温下泡发木耳,可能产生致命毒素
7月27日中午,浙江女孩雯雯(化名)的妈妈把泡好的黑木耳略微焯水,加入调料,凉拌给两个孩子吃。雯雯爱吃,就吃了不少,弟弟不爱吃,只动了几筷子。一盘黑木耳下肚后,姐弟俩照常玩耍。到了7月28日傍晚,雯雯开始出现呕吐和肚子疼,精神萎靡。随后,妈妈和弟弟也相继出现类似症状,医院检查发现,肝功能指标是正常的几百倍,医生初步判断是食物中毒。而雯雯的症状特别严重,出现昏迷和肝功能衰竭。7月31日傍晚,雯雯被送入浙江大医院ICU,接诊的医生与雯雯家属一聊才知道,雯雯妈妈是把黑木耳在室外泡发了两天两夜后食用的。“是隔夜黑木耳造成的食物中毒。”医生有了初步判断。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表示,吃木耳中毒的事件并不罕见,究其原因,就是食品安全知识的严重缺乏。她表示,不管是木耳还是银耳,干的时候,微生物没法生长。但一旦泡水,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況下,就不可避免地滋生多种微生物,变成培养基。
雯雯就医的浙大儿院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叶盛表示,黑木耳泡发时间不能过长,一般建议不超过2-3小时。如果黑木耳在水里泡发时间过长,就容易变质,椰毒假单胞菌会大量繁殖,这种特殊的细菌会产生一种名叫“米酵菌酸”的毒素,摄入这种毒素后,就会有致命风险。
范志红表示,一旦中毒,轻则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吃得量少还能恢复健康,“如果摄入量多一些,则可能出现黄疸、腹水、皮下出血,乃至惊厥、抽搐、血尿、血便等情況,可能导致人体多器官衰竭,还没有特效药,中毒病例的死亡率高打50%以上!”而最可怕的一点是,这种毒素非常耐热。就算泡过的木耳认真清洗过,又在沸水中焯烫过,毒素还是没法完全去掉。
冰箱冷藏室内泡发,更安全且口感好
范志红强调,在从春夏之交到夏秋之交的气温较高季节泡发木耳、银耳、各种蘑菇、干货、干菜的时候,一定要谨记以下几点。首先,這些食物在泡发时,一定要放在冰箱冷藏室里泡。冰箱的作用是通过降温來延缓微生物的增殖速度,抑制致病菌的产毒效率。其次,泡发的時候,一定要先把食材表面洗干净,然后使用干净的容器和干净的水来泡。不要给微生物提供更多的营养来源。同时,泡发各种干货之后,如果发现它们表面黏糊糊的,或者是有异味产生,都意味着微生物已经大举进驻,一定要毫不可惜地丟掉。
最后,不要一次泡发过多的干货。不管是木耳银耳,蘑菇海带,还是海米干贝,海蜇海参,泡发之后一定要尽快吃完,泡好之后在冰箱里储藏也不要超过24小时。如果泡发后24小时吃不完,建议分装在保鲜袋里,放到冷冻室里保存。取出之后再蒸一次或煮一次,保证杀菌。
值得一提的是,“在冰箱里泡发食物有额外的好处。”范志红表示,在低温条件下,氢键力會加强。这时候食物中蛋白质、多糖和水的亲和力增大,能夠吸入更多的水。所以,冷藏条件下泡三个小时泡出来的银耳、木耳,体积更大,口感更饱满,吃起来口感更好,“相比而言,如果用热水、开水來泡,吸水不充分,吃起来的口感就差多了。”
三种食物处理不当易产生毒素
那除了常见的黑木耳,还有哪些食材可能含有这种致命的毒素?叶盛表示,目前已知的有三种常见食物,如果储存处理不当,就可能会滋生“椰毒假单胞菌”,产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
1.臭米面。这是北方地区多见的一种食物。臭米面是将玉米、小米等粗粮用水浸泡发酵制成,风干后制成粉末,作为面条、烙饼等面食的材料。
2.玉米面。玉米面的原材料是玉米粗粮,不少追求健康饮食的市民,会选用玉米面为材料制成的面食。玉米面如果储存不当,受潮发霉后,也会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毒素。
3.泡发时间过长的木耳,包括黑木耳和白木耳(银耳)。尤其是鲜银耳,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率最高的食物就是鲜银耳。
叶盛提醒道,目前市面上很多地方都可以买到鲜木耳,市民在购买时要慎重,如果鲜木耳已经有腐败迹象,比如发黏、流水、有异味等,千万不要购买。(半岛记者肖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