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8日深夜;苏联境内的探照灯突然射向日军占领的黑龙江东宁县城,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苏军向日本关东军的前沿阵地发起攻击,双方展开了激战。与此同时,日军也开始了对中国劳工的大屠杀。关东军经营东宁,已有10多年。年1月,日军占领东宁县,仅在三岔口镇,一次就屠杀民众余人。为了把毗邻海参崴的东宁建成对抗苏联的重要基地,日军驱使大批劳工大修公路、机场、碉堡和工事。年后,又开始修筑地下工程。日军把东宁划为关东军前线防卫司令官本部,派驻一名中将和三名少将,配备重兵把守。
在东宁一线的地下工程中,位于绥芬河西岸庙沟岭的地下工程规模最大,它分上、中、下三层,长达10公里。常年都有数千名劳工在这里施工。劳工和抗日军俘虏不断地被摧残致死,从各地抓来的人又不断地补充进来。到日本投降前夕,在庙沟地下工程施工的劳工约有人。8月9日,苏军攻势猛烈,日军灭亡在即。为了消灭人证,日军欺骗人们,为保证劳工的安全,防止被炮火杀伤,所有劳工都要按工区迅速进入地下工程,并在入口处堆起3至5米厚的砂石泥土,以防毒气进入。在日军的武装看押下,数千名劳工被赶进了地下工程,然后又一段一段地用砂石泥土堵死。余名劳工就被永远地理葬在了里边。
8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刚解放的东宁县地方治安维持会门前,来了30多个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人,向人民政府控诉日本侵略者在庙沟残杀大批劳工的罪行。他们是三四年前从山东、河北被抓来的劳工和被俘抗日战士。日军将人们赶进地下工程时,他们是最后进去的一部分劳工,靠入口处最近,大家齐心扒开了堆堵在巷道中的砂石泥土,侥幸得以逃生,这30多人,是庙沟惨案中余名遇难的中国劳工的幸存者和历史的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