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豆汁儿,被外地人称为最难吃的京

白癜风患者微信群 http://www.zguolife.com/news/49652.html

俗话说:没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京剧大师荀慧生的早年剧目《金玉奴》的另一个名字就叫《豆汁记》。穷秀才莫稽倒卧金家门前,玉奴见其可怜,温豆汁给他喝,并与之成婚助他应试,莫稽得中后薄情忘义加害玉奴。这个棒打薄情郎的故事在民间可谓老孺皆知。那会儿北京胡同里,庙会上到处都能看见卖豆汁儿的小贩。

梅兰芳先生家住护国寺街,这条街以举办庙会而声名远播,汇聚了各种京味儿小吃,据梅先生后人回忆,梅家每天都要去护国寺小吃店取回一锅豆汁儿,梅先生吊完嗓子后必喝豆汁儿,去火去燥滋润嗓子,据说这个习惯是年轻时就养成的。如今护国寺小吃店依旧卖着豆汁儿,成为老北京缅怀儿时味觉记忆的的怀旧之地。

有种说法:“北京豆汁儿,旗人的命根儿”。很多去北京旅游的人也慕其名品尝豆汁儿,咱们在这里实话实说,单从豆汁的滋味口感来说,再糙的外地汉子喝一口豆汁都得喷,有人直接就把它形容为“猪潲水”,“好变态”的食品。过去南方很多家庭都有储存淘米水的习惯,攒几天后卖给乡下收泔水的小贩,挑回乡下拌上猪草,据说猪吃了这种饲料,能够长得又肥又壮。经过发酵后灰白灰白的淘米潲水,烧滚后就是活脱脱南方版的豆汁儿,要让一个南方人喝下得需要多大勇气呀!

连北京人自己都拿这种趣事作为相声段子取乐:有山东人初到北京,看见招牌上写着“豆汁”,进店要了一碗,喝一口眉头紧皱,招手唤来店小二小声说:“这豆汁别卖了,基本酸了。”那伙计说:“好说您哪,不是基本酸了,根本就是酸的,这豆汁跟您山东豆汁不一码事您哪!”

店小二说得不假,北京豆汁跟山东豆汁不是一回事,山东豆汁是做豆腐的浆水,白中透黄,喝起来香中带甜;北京豆汁颜色灰白透绿,喝起来有股冲脑门儿的酸腐味,很多人闻着味就想呕吐。于是有人调侃,是不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叫他喝一口豆汁,若是眉开眼笑,打心里美滋美滋嘘口长气,准是旗人后代;若是眉头紧皱,嘴角直咧,甭问这是外来户。

豆汁儿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辽宋时期就已在北京地区盛行,辽建国后北京为五京之一,辽人食肉量大,烹肉有濡肉、炙肉、腊肉、肉糜等,且几无忌口,谷食中又偏爱加入奶脂,如此食性,再彪悍的民族肠胃道也受不了,而豆汁儿发酵后的活性有益菌,能够帮助消化,功效有点像今天的乳酸菌和酸奶,另外绿豆汁还具有清热除燥、祛暑去毒、健脾开胃的功效,尽管口味十分不招人待见,的确有一定的食疗作用。而且那个时候的豆汁儿制作特别简单,绿豆浆放一天,自然就变馊发酵了。

豆汁儿也是清宫御膳的一种饮料,虽“味儿”很个别,但有保健功效。每年旧历九月至次年立夏后5天,清宫御、寿两膳房都要制做豆汁,帝、后酒肉之余,皆饮豆汁以解油腻。据说咸丰梓宫(灵梓)回銮,一路风波劳顿,东西两太后即向御膳房要豆汁儿喝。

在民间,豆汁儿的主顾更不分贵贱,凡穿戴体面者在庙会上吃“灌肠”或“羊霜肠”,往往会被人耻笑,唯独喝豆汁儿则不足为耻。老北京人尤其是旗人,特别喜爱喝豆汁儿,喝得上瘾,称之为“本命食”。当年东安市场的小店“豆汁何”,名声一点不小于隔壁的大饭庄东来顺,常常有穿着华贵、坐着私家轿车的达官贵人,专程来喝五分钱一碗的豆汁儿。

除了走街串巷的豆汁儿小贩,庙会上有固定摊位的豆汁铺就比较气派了。这些商贩从粉房将生豆汁趸来,挑到庙会就地熬熟,长条案上摆四个大玻璃罩子,分别放置辣咸菜、萝卜干、芝麻酱烧饼、小焦圈油炸果。案上铺着雪白桌布,挂着蓝布围子,上面扎有用白布剪成的图案,标出“某记豆汁”字样。夏天还要支上布棚,以遮烈日。经营者通常为一、二人,不停地向逛庙会的人吆喝:“请吧,您哪!热烧饼、热果子,里边有座儿哪!”,这是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中描写的情景,充满老北京的市井风土民俗。

悲哀的说,现在北京已经很难找到地地道道经营豆汁儿的店铺了,仅有几家如护国寺小吃这样的传统特色店,还保留了这些京味美食,一些老人跨越几个城区来到护国寺街,就为配着小咸菜,喝碗豆汁吃个焦圈,吃的是对旧时光的缅怀。北京土生土长的90后00后新生代,极难找到有好喝豆汁儿的,可乐、雪碧、营养快线、珍珠奶茶是这一代人的时尚选择。旧时代结束了,豆汁儿在现代人的生活中,也渐行渐远、行将消失……

对于外地人来说,北京豆汁儿也许真的很难喝、很难喝,根本无法接受,但也没有哪条规定,说来北京旅游必须要喝豆汁儿,喝不喝是一种个性化的自由选择。就像去草原旅行,牧民的奶豆腐、酥油茶、糌粑、青稞酒,也是绝大多数汉民受用不了的。我们可以站在一定的历史人文角度,去欣赏这些地域美食,而不是一味的吐槽骂娘,要公正的看待这些诞生于一定历史时期的饮食品种,因为在每一个美食的后面藏有太多太多的故事,这也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故事。

附录:老北京仅存的几家供应豆汁儿的店,如同文物一样稀少,有兴趣的外地游客可去品尝。

护国寺小吃(总店)护国寺大街93号(人民剧场对面)

护国寺小吃是北京地方小吃的代表之一,以其品种丰富、特色突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著称。有各种细馅元宵、清真汤圆、艾窝窝、豆面糕、芝麻年糕、果料年糕、豌豆黄等。炸货有蜜麻花、开口笑、薄脆、焦圈等。护国寺小吃的豆汁儿口味没有那么重,估计是考虑到外地游客较多的缘故,做的质地比较稀薄,酸味没有那么重,就算是第一次尝试豆汁儿的人,也可以轻易喝下。

白魁老号饭庄(安内店)安定门内大街号

白魁老号饭庄清真老字号饭庄,以经营烧羊肉为特色,创办人白魁。前身为东长顺清真饭馆,清乾隆四十五年在隆福寺庙东侧开业。光绪二十六年在老店对面开南号,称白魁老号饭庄,成为南、北两店。7年公私合营,改名为“清真白魁老号饭庄”。这家的豆汁儿是个惊喜:比护国寺小吃的要醇厚不少,但仍保持了顺滑爽口的特色。

老磁器口豆汁店(天坛店)天坛公园北门对面

爱喝豆汁的来这里,准错不了,豆汁从一大保温桶里盛出来,灰绿色很稠,还冒点小泡,味道比其他地方的要浓,而且不是很酸,估计发酵的火候够好。趁热大口大口地喝,出一身汗,感觉爽透了。其他菜品种类挺多,糖卷果、疙瘩汤、炝拌萝卜皮、甘露酥、大蒜烧黄鱼、烧饼、丸子汤、乾隆白菜、生炒菜心、海参烧蹄筋、肉末烧饼、糖火烧、炸奶油、豌豆黄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cana.com/hsyz/13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