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农村呆两个月,不想回家,快乐养娃重

白癜风诚信为民 http://m.39.net/pf/a_5837445.html

带着宝宝在农村老家呆了两个月,宝宝玩嗨了,不想回楼房。

这两个月,对于宝宝来说是非常放松,自由又快乐的,每次问宝宝要不要回家,她都使劲摇着脑袋说说不要,有一次竟然哭了起来,说让把家里的玩具,蹦床都扔垃圾桶,她就是不要和妈妈回楼房,她说还要帮姥爷扫地呢。

我开始思考,在家与在老家的区别。

玩具,在家肯定比老家要多,吃的比老家要丰富,住的要比老家暖和,那宝宝怎么就那么喜欢在农村待着呢?

琢磨了有一段时间,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原来这是属于亲自然的教育法。

这个自然不仅是大自然,还有就是人事物原始的状态,对于孩子来说属于天性。

相对于在家,在老家一切从简,宝宝能接触更多的人,更接近自然。在自然的环境中,宝宝才会有真正的放松和快乐,这更符合宝宝的天性。有人说我从农村走出来以后,再也不想回去了,环境差不说,干什么都不方便。

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只是我们大人的想法,对孩子来说,如果同样都是爸爸妈妈陪在身边,那接近自然的环境里才是乐园。

在农村老家这两个月充分感受到了这一点。

01

孩子的饭特别简单,但天然

萌宝喜欢吃胡萝卜,农村地里不缺的就是各种萝卜,平时可以洗净,切片,放点橄榄油,不加任何调味的胡萝卜,放在电饼铛上炒煸一下,熟了就出锅,你会发现宝宝就会吃的特别香。

萌宝和姥姥、姥爷开心地吃饭

如果不舒服了,就经常喝点米汤,米粥,各种面点,配点青菜,比如香菇炒藕片,白菜炖粉条,炒小油菜等清淡小菜,排便不太好,有点便秘,就吃点蒸红薯,山药,芋头,山药,红薯也可以做成粥,爱喝汤的还可以做点西红柿冬瓜汤,萝卜粉条汤。

都是食材简单,做法简单的吃法,孩子吃的非常开心。

有趣的玩具来自于大自然

在农村,赶上秋收的时候,还和家人一起去上山扒玉米,摘辣椒,去黄芪地挖土。

每家都有蔬菜园子,那是宝宝每天都像被种在那里一样的地方,宝宝很喜欢去园子里玩土玩沙子,或者捡树叶,每家园子对宝宝来说都是需要花费整个上午,甚至一天的时间去探索的乐园,在那里还可以到处疯跑,还可以看看猫,狗,鸡,猪,牛,羊,大鹅等小动物,就像在大每天过的感觉比去游乐场都开心,是那种身心能完全放飞的感觉。

用心陪伴、耐心非常重要

虽然孩子玩的开心,但同样需要互动,陪伴,而且要求会更高。

回老家,只是象征性的把她平时爱玩的积木,一样拿了几个,磁力片多一点,其他玩具都没有拿。

因为老家也没有别的玩具,所以拿的这些就成了每天必玩的高频玩具,不管去哪里,我都会给她拎着,谁去家里,她也会不停喊要玩积木。

我发现,和不同的人玩,就会有不同的状态,因为每个人投入的不同。如果和她玩的人非常专注,那她就会一直玩下去,也不允许别人打扰,如果陪伴的人三心二意,孩子很快就不想玩了。

特别是如果和她玩的人不互动,不说话,或者玩的人不懂她的意思,那也就玩两分钟,就不玩了。

和宝宝玩的时候需要全心全意,当宝宝和舅妈玩积木的时候,如果别人和舅妈聊天,宝宝就会瞬间急躁起来,大声说着自己正在玩的游戏,甚至会拿起积木到舅妈眼前晃着说“舅妈,玩吧”。

到了晚上,就和姥姥,姥爷藏猫猫,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一玩就是一晚上。

我们小时候,家长没有时间这么陪,这样玩,所以看到宝宝能这样和家人玩闹,内心特别开心。

陪伴孩子其实非常简单,需要的就是耐心,比如会玩过家家,又说话温柔有耐心的舅妈一样,只需要几块积木,两个萌鸡玩偶,她就会一直玩下去,而且不让人打扰。

02

完全可以不看电视、玩手机的快乐时光

在农村老家,除了手机,电视,再没有别的电子产品了,因为我在宝宝面前不看手机,所以无论家里其他人怎么看手机,她都不会要求看。姥姥、姥爷也不爱看电视,孩子玩的也想不起来。要是在家,每天都要看会动画片,不让看,就哭闹,但在农村老家,她根本无视电视的存在。这点我真的感觉到特别开心。

四十天,一天电视都没有看,每天就是在农村各家院子到处跑,去山上各种玩,或者玩土,或者玩草,或者看羊。时间过的飞一般。

后来天气渐渐冷了,宝宝受惊吓,不得不在家里静养,才偶尔看看萌鸡小队。

因为小朋友很容易上瘾,一看就是一天,哪也不去玩,运动量就达不到,身体就容易出问题。

最起码在外面跑着玩,是最自然的一种体验。

有意识的语言启蒙教育很重要

孩子的启蒙教育不能仅停留在体验,感觉上,还要提升语言,认知,游戏方面,多和孩子读书。即使没有各类的绘本,也要睡前故事

回老家没有拿太多绘本,只是象征性的拿了两本,因为每天陪着宝宝跑来跑去,感觉非常累,所以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没有看书,当时还想过在老家,没有阅读氛围和环境,确实不行,但后来发现这种想法完全是借口。

因为在家的时候,宝宝已经形成了睡前听绘本的习惯,没有书读,很难入睡。

终于有一天,去小侄女家,发现她从图书馆借来的《水孩子》,看了两页非常有意思,于是想着书非借不能读,就借过来,后来成了给宝宝的睡前故事,每次读上一小节,就睡着了,最后一本书竟然都读完了,又继续借了《草原上的小木屋》,感觉里面的描写特别优美,继续当宝宝的睡前故事。

以前宝宝只对书上有猫狗等小动物的绘本,这类纯文字的读都不让读,但自从这次经历以后,宝宝就愿意睡前听书了,一本书能读上很久,用来哄睡,磨耳朵很不错,我也不用天天研究给宝宝买很多这样,那样的绘本,利用率低不说,钱也不少花,睡前读的故事有质量了,这样我也感觉省了一部分力气。

03

宝宝回老家这两个月,感受太多,以上只是其中一部分。

发现农村的确是符合孩子天性的乐园。

那里的人亲切自然,友爱,街坊邻里热情又互助。那里的土地没有被钢筋水泥全覆盖,是能孕育绿色生命的黄土,那里的院落大的可以像小区广场,不用担心会有车从旁边驶过。那里吃的多是土豆,萝卜,白菜,五谷杂粮,没有海参,鲍鱼,但活的身心舒畅。

干一天活累了,回到家,烧完大炕,吃完饭,往炕上一躺,从后背到后腰,那就一个舒服,根本就没有功夫失眠,躺下去,眼皮都抬不起来,很快就睡着了。宝宝睡的更快,而且一晚上都安安稳稳,踏踏实实。

这就是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回家,因为她知道哪里呆着更快乐,她没有农村和城市,平房和楼房的概念,但她能准确地用心感受到哪里更符合自己的天性。

这也让我对“亲自然”教育有了更深的体会。

这也是斯特娜自然教育法所倡导的,蒙台梭利教育也提出0-6岁是孩子感官发育的重要时期,她们需要通过看,听,触摸来感受不同物质的温度,体积,颜色,形状,大小,质感。这也是对世界发展有深远意义,著名的法国思想家、哲学家卢梭卢梭所提倡的感官教育,任何事物的认知都来源于事物的本身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前提是需要真实的感受,所以对孩子的启蒙重要的是让孩子真实地去感受这个世界,然后才能去探讨和掌握内在的规律和知识。

卢梭也曾倡导“应该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成孩子”,孩子的天性是自然的,对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心里没有什么分别念,也没有什么束缚,很容易与接近自然的环境、事物打成一片,在那里尽情玩耍,成长。

总之,对孩子来说,华衣美食不是他们的必须,能有爸爸妈妈的陪伴,有一块能尽情玩耍,充分享受自然的广阔天地,通过亲身感受与自然相通,让孩子充分享受自然,感受自由,为身心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孩子来说这更快乐。

如果有时间,宝爸宝妈们也带宝宝回农村去彻底放松一下吧。

作者简介:85后全职妈妈,经济学专业,从事过养生保健师,高级灸疗师资质。喜欢中医,育儿,热爱学习,分享,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cana.com/hstz/119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