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与年龄密切相关,失眠症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数据显示老年人睡得比较久,年轻人一般睡几分钟就能入睡,而老年人平均睡30分钟。此外,老年人睡眠不稳定,易醒,使睡眠呈阶段性,深睡时间减少,失眠症状也随之加重。那么老人失眠的原因是什么呢?
为何老人容易失眠?1、疾病因素
年龄越大,脑动脉硬化程度就越严重,有的还伴有高血压、脑出血、脑梗死、痴呆等症状。这类疾病的出现,容易引起脑代谢紊乱而产生失眠。另外,老年人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颈椎病、类风湿关节炎、四肢麻木等疾病,这些疾病都会加重老年人失眠。
2、体内激素的影响
有两种人类激素导致老年人睡眠时间缩短,分别是生长激素和褪黑激素。
一是生长激素,由于老年人相对年轻,其生长激素分泌大量减少,必然导致深层睡眠减少,睡眠质量普遍不高。
褪黑素和人的睡眠周期有密切关系,褪黑素也是老年人中比较容易出现早困早醒的原因之一。
3、夜尿增多
有的老人有前列腺问题或泌尿系统功能下降,导致半夜起来上厕所,影响了睡眠质量,也会导致自己在起床后又难以入睡。
4、心理因素
在老年期,有抑郁状态和抑郁倾向的比例较高,抑郁症以失眠、心慌等症状为主,其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及深睡眠减少,特点是清晨两三点醒来,再也难以入睡。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后半夜失眠越来越严重。
5、身体能量消耗少
大多数老人不需要工作,一天只能呆在家里,而在一整天中不需要做任何体力活,身体能量消耗不大的状态下,不会感到疲劳,也不容易有困意,尤其是老年人在下午有午睡,到了晚上更容易无法入睡。
应该如何缓解老人的失眠?1、白天一定要锻炼身体
许多老人觉得自己身体不太精神,不愿意到户外锻炼,其实老年人也是需要锻炼的,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提高身体素质,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入睡,改善睡眠质量。
2、饮食调养
在饮食方面,红枣猪心汤、枸杞粥、参气粥、沙参龙眼羹等食疗方剂,如海参、淡菜、鱼、甲鱼、核桃等,都有助于老年人的睡眠。饮食疗法及非药物疗法,对老年人调节失眠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做好睡前的准备工作
睡觉前应保持情绪稳定,不宜剧烈活动,不要看刺激或紧张的电视节目和书籍,不要喝刺激性饮料;晚上应该在睡前两个小时喝完,晚餐应该清淡,不宜过饱,睡前不要吃东西;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促进睡眠。
4、夜间少饮水,男性尤其留心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在午夜醒来。这些人因前列腺增生,导致夜尿多,因此睡眠时间变短,晚上最好少喝水;若要使用利尿药,应尽量在白天服用;如前列腺疾病影响睡眠,则要积极治疗。
5、改变药物
假如是因为吃药而导致失眠,可以通过咨询医生,与医生沟通,进行药物的改变,或者降低药物的用量,睡前喝杯牛奶,就能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