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冷的天,下最深的海,碰最野的海参,挣最难的钱……
这是潜水员的冬天,早上6点起床,日出时出海,在茫茫的大海上杀出一条水路,在翻滚的海浪中,潜入海底,去捡那大补的海参。
海浪像猛兽一样咆哮,船在大海中像一片树叶,潜水员,是这个世界上巨危险的职业,他们在大海中来往,渺小得像不存在一样。
这是大连最冷的一天,2月7日,北黄海獐子岛马牙滩海域,大雪采捕节,一共0多个潜水员执行这一天的采捕任务。
每年的这一天,都有上百人从大陆坐船来到海岛,去参加獐子岛的“野生海参大雪采捕仪式”,在锣鼓喧天的岸上仪式举行完毕后,人们依次上船,出海看潜水员采捕。
这是一个特殊的仪式,历经7年,很多大连人有幸看过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很多人表示:出过海,坐过船,看过潜水员下潜,大连人的冬天才算完整。
獐子岛的大雪采捕进行到第七年,跟着镜头去看一下,大雪采捕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当天的獐子岛码头彩旗飘扬,锣鼓喧天,歌声阵阵,热闹非凡。
客船一靠岸,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们就被这一热烈的气氛所包围。
大雪采捕仪式上的节目非常有海洋特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海号子》表演,让人们对出海渔民的工作身临其境;专门为大雪采捕创作的《采参谣》唱出了渔家人的丰收喜悦;潜水员集体宣誓,表达了潜海勇士对大自然的感恩和敬畏。
岸上的节目结束后,人们开始排队乘船出海。
如果你只在码头看过一条船,这没什么,两条三条船也没什么,但是,獐子岛的码头,总是会看到很多条船,蔚为壮观。
8条崭新的白色玻璃钢船整齐排列,这种船航速快且节能低碳,每条船上配有两名潜水员,他们身穿潜水服,随时待命。
海水的温度比陆地上高一些,潜水员已经习惯了出海。
獐子岛大雪采捕选择的海域是马牙滩,这是一个特殊的海域,历史上,从来没有投放过人工海参苗。马牙滩海域是大连少有的纯种野生海参海域。
潜水员熟练地跳入水中,一个漂亮姿势在空中反转,随即整个身体消失在海面。船长驾驶着船,观察海面上潜水员呼出的气泡并调整着船的位置。
马牙滩也是獐子岛野生海参的原种保护区,潜水员采捕上来的海参很多而且个体肥大,船员将甲板上的海参进行分捡,够规格会放到白色的塑料箱里,小的则被扔回海里,再继续生长。
獐子岛的海参有着严格的加工程序,采捕上来的海参在小时内就被运到岸上,经过吊装称重。
国际著名的第三方检测机构SGS的工作人员早早就在等候了,他们现场对海参进行了抽样检测,然后进入到加工车间。
大铁锅煮海参是大连的传统。海参经过去肠、去沙嘴等简单加工后,被放入大铁锅里煮。
煮海参的渔家嫂穿着花哨的演出服,扎上漂亮的围裙,在大铁锅前淡定地煮海参。
围在她身边的,是性急的食客。
煮海参是不能性急的,海参需要在未开要开的热水中,慢火轻煮,否则会迅速煮老,咬不动了。
小米粥是海参的标配,两大桶海参小米粥是提前就做好的,招待着性急的客人。
午餐必然是有海参的,獐子岛很慷慨,每个客人有两根海参,都是刚刚煮好的,嚼起来有大海的鲜味,非常筋道可口。
吃完了海参午餐的客人们,离开餐厅,来不及欣赏这个难得来一次的小岛,就要匆匆赶往码头,开往大连的客船已经靠岸了。
这就是獐子岛野生海参大雪采捕的一天,兴奋、欣喜、刺激。
去年,獐子岛搞第六次大雪采捕的时候,很多人反映,他们也想上岛,但是船票有限,无法满足这么多人,于是,公司在大连市中心商业区搞了同样的活动。市民们同样可以免费喝着海参小米粥,并通过网络直播,感受到大雪采捕的文化与氛围。
今年,獐子岛将这一活动依然在大连市区举办,并且在全国多地举行“獐子岛海参冬捕节·百城联动”活动。
在大连大商步行街、友谊商城冬捕节活动包括:
)同步直播獐子岛大雪采捕现场作业;
2)整点互动抽奖回馈热心参与市民
3)獐子岛海参小米粥现场没费品尝
4)国宴大厨现场烹饪海参菜肴、獐子岛蒜蓉粉贝、獐子岛虾仁等与消费者互动品鉴
5)“我是小小海参捕捞员”亲子活动
6)感恩盛惠,设置购物红包墙
7)市民参与海参剪沙嘴比赛
8)歌舞演出
场外活动已经结束了,店内优惠活动将持续到本月底。
獐子岛集团海洋食品业务群执行总裁刘明在致辞中感谢全国的消费者长期以来对獐子岛海参的钟爱。
在中国海参企业中,獐子岛不仅享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地处北纬39度优质海域,还是被称为认证最多最高大上的企业,通过了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检疫中心8项药残检测,称为世界上首个获得“SGS供应链全程监控”标志使用的水产品。今年0月,他们联手MSC(世界海洋委员会)和英国劳氏集团合作,对獐子岛原产地海参等5大品种正式进入项目评估阶段。
摄影作品由李传报、宋大巍、曹雪等提供
獐子岛大连各门店信息:
(点击小图可查看大图)
客服以上内容为商业广告推广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